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耶穌受難記

今年2012年的受難週是在四月1日至6日,四月9日是復活節

耶穌受難記 劇情介紹
這部影片真實的記錄了耶穌基督一生中最後的12個小時,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難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類所遭受到的最殘酷最痛苦的折磨,直到他生命的消逝。

故事從一個夜晚開始,耶穌被猶大出賣給了羅馬人,在暗藍色的夜幕下耶穌被驚醒,震驚、失望,接著坦然、寬容,默默束手被擒。當羅馬人用鐵鏈綁住耶穌的手腳,把他押往宣判場的時候,成群的猶太人湧了出來,他們向耶穌扔著石塊吐著唾沫。瘋狂的人們,在羅馬人宣佈耶穌絞刑後群起歡呼……

耶穌扛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蹣跚地走過耶路撒冷的街巷,他不時摔倒在地上,市民們更加瘋狂地向他湧來,發洩他們肆無忌憚的無知與怨恨。在人群的末尾,抹大拉的****瑪麗亞痛苦地看看著背負十字架的耶穌,遍體傷痕血跡斑斑慢慢地走向執行絞刑的山坡,她的眼裡充滿了絕望。

聖水從手縫裡流下來,沙石在風裡幻化成塵埃,鐵錘高高地舉起,一錘錘砸擊在十字架上。套上鐵刺頭罩的耶穌無聲承受著死亡前最後的痛苦……

長鐵釘刺進了左手手腕,長鐵釘刺進了右手手腕,長鐵釘打進了左腳腳腕,長鐵釘打進了右腳腳腕。鮮血從釘孔裡流出來,流過血跡模糊的皮膚,滴落進泥土,每一滴都聲震天宇。

天上烏雲翻滾,吞噬著每一塊白色的縫隙,聖母瑪麗婭眼角滑下一行濁淚,流出一臉的沉痛。山坡上一片靜默,那用已經消失的語言唱出的歌聲,繚繞著這裡的每一粒空氣……

製作背景
好萊塢向來對宗教抱著嘲諷的態度,對有關宗教的電影更是嗤之以鼻,當梅爾·吉布森公佈自己計劃拍攝一部耶穌受難的電影時,這位曾經執導《勇敢的心》的的導演,立刻遭受到了各種勢力的非難與阻擾,'發現自己突然間有了這多的敵人'。馬丁·西科塞斯因為拍攝《基督最後的誘惑》,把神聖的基督變成一個沉溺情慾與婚姻的凡人,差點遭人毒手命喪黃泉。梅爾·吉布森重拾這個題材,再現了耶穌受難的過程,又觸到了許多人的痛處。

銀幕上的基督被毒打得遍體鱗傷血跡斑斑,所有的猶太人將再次重溫他們曾經犯下的千古罪過,這個傷痛的重現必定會刺痛許許多多的人,既包括好萊塢眾多的猶太老闆,也包括反反猶主義者,而且影片還可能落下扭曲、仇視猶太人的罪名。影片帶來的巨大的宗教壓力,引起了電影界和宗教界的群起反應,也成為了今年最受爭議的電影。

耶穌受難記 花絮
1965年,羅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岡會議上正式赦免了猶太人的「罪行」,從此以後,他們不再需要背負「害死耶穌」的沉重罪名,這讓所有猶太人都放下了壓在心口的一塊大石。可是,當梅爾·吉布森開始自編自導《耶穌受難記》時,陰影再次襲上了那些生活在美國的猶太人的心頭,片中涉及的敏感宗教問題正是矛盾的來源所在。吉布森對於影片的說明更是加重了猶太人的憂心,擾亂了任何一名猶太人的正常思維:「《耶穌受難記》所帶來的不安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情況,但這卻絕不是我拍攝影片的本來用意。我只是在講述一個事實……任何一個有罪的人都應該看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耶穌受難記》沒有在好萊塢占主導地位的明星領銜,對話也採用影片所處年代人物使用的語言:猶太人的亞拉姆語和羅馬人的拉丁語,雖然將配以英文字幕,但是對於好萊塢來講,這種做法簡直不可理喻。於是人們開始感到恐懼,恐懼的根源並不是畏懼吉布森口中的「事實」,而是源自吉布森曾經資助一座獨立於洛杉磯羅馬天主教大主教管區的傳統天主教堂,而所謂的「傳統天主教」指的是從教會分裂出來抵抗「第二次梵蒂岡會議」的運動,他們的宗旨就是「清除害死耶穌的猶太人」。

迫於各種壓力,梅爾·吉布森不得不重新剪輯了影片,賦予片中的猶太人角色更多令人同情的因素,並且請來了科羅拉多泉城的福音派教徒、賓夕法尼亞的宗教首腦和華盛頓的社會名流而非最具發言權的普通市民來觀看未完成的毛片。因此,對於本片是梅爾·吉布森故意煽動的瘋狂之舉還是出於一種讓罪人的後代重新面對事實的衝動,我們仍然無法得出正確的答案。因為,猶太人是否要為害死耶穌而負上千古罪名距離受中式文化熏陶的我們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耶穌受難記 精彩對白
Satan: Do you really believe that one man can bear the full burden of sin?
撒旦:你真的相信一個人可以完全忍受承擔罪惡而帶來的痛苦嗎?

Jesus: Shelter Me, O, Lord. I trust in you. In you I take refuge.
耶穌:保護我,我的主。我相信你。在你這裡我得到庇護。

Satan: No one man can carry this burden, I tell you. It is far too heavy. Saving their souls is too costly. No-one. Ever. No. Never.
撒旦:沒有人能承擔這個,我告訴你。它要沉重得多。挽救他們的靈魂代價太高了。沒有人。曾經。沒有人。永遠。

Jesus: Father, Y-you can do all things. If it is possible, let this chalice pass from me... But let your will be done, not mine.
耶穌:父親,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如果有可能,把這個聖盃從我身邊拿走...但是由你來完成,而不是我。

Satan: Who is your father? Who are you?
撒旦:誰是你的父親?你是誰?

Jesus: You are My friends. There is no greater love than for a man to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s. I cannot be with you much longer, My friends. You cannot go where I am going. My commandment to you after I am gone is this: Love one another. As I have loved you, so love one another.
耶穌:你是我的朋友。沒有比為了朋友而捨棄生命再偉大的愛。我不能和你在一起很久,我的朋友。你不能去我去的地方。我走了之後你要遵守的戒律是:像我愛你一樣去愛別人。

Jesus: You have heard it said you shall love your neighbor and hate your enemy. But I say to you, love your enemies and pray for those who persecute you. For if you love only those who love you, what reward is there in that?
耶穌:你聽說過應該愛自己的鄰居而仇恨自己的敵人。但我告訴你,愛你的敵人並為迫害你的人祈禱。因為如果你只愛愛你的人,那麼會有什麼報答?

Caiphas: They say you''re a king. Where is this kingdom of yours? What line of kings do you descend from? Speak up! You''re just the son of some obscure carpenter, no? Some say you''re Elijah, but he was carried off to Heaven in a chariot! Why don''t you say something? You''ve been brought here as a blasphemer! What do you say to that? Defend yourself.
Caiphas:他們說你是王。你的王國在哪裡?你又是從哪個血脈繼承下來的?大聲說出來!你不過是卑微的木匠之子,不是嗎?他們說你是利亞,但他已經乘著戰車上了天堂!你為什麼不說話?你被當作褻瀆者帶到這!你怎麼說?為你自己辯護吧。

Annas: Yes, we''ll listen to those that have heard your blashpemies. Good! Let''s hear them!
亞那:是的,我們將聽到你的褻瀆行徑。好!說吧!

Accuser: He cures the sick by magic! With the help of devils! I''ve seen it. He casts out devils, with the help of devils.
原告:他用魔法治病!在魔鬼的幫助下!我看見了。他在魔鬼的幫助下驅散魔鬼。

Accuser: He calls himself the King of the Jews!
原告:他稱自己為猶太人的王!

Accuser: No, he calls himself the Son of God! He said he would destroy the Temple and rebuild it in three days!
原告:不,他稱自己為神的兒子!他說他會在3天內毀掉神殿再在3天內重建神殿!

Accuser: Worse! He claims he''s the Bread of Life! And if we don''t eat his flesh or drink his blood we won''t inherit eternal life.
原告:還有更糟的!他說他是生命之糧!如果我們不吃他的肉不喝他的血,我們就不會有來世。

Caiphas: Silence! You''re all under this man''s spell. Either offer proof of his wrongdoing or be quiet!
Caiphas:安靜!你們都中了這個人的魔咒。每個人都是他作惡的證據,安靜!

耶穌受難記 幕後製作
影片跟《拯救大兵瑞恩》一樣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尤其耶穌被鞭打得皮開肉裂的逼真鏡頭令人不忍卒睹,故對於暴力的刻畫產生正反的兩極反應。摧殘和寬恕的主題在極度反差中得以呈現,跟傳統的宗教片截然不同,具有極大的震撼力。美工和音樂等都非常講究,多數人物的塑造雖屬勾勒但仍富有立體感,但故事背景一筆掠過,對於外行觀眾會產生一定的理解障礙。

耶穌受難記 一句話評論
儘管影片飽受爭議,但影片拍攝得深刻而精巧,對有無宗教信仰的觀眾都頗具衝擊力。

耶穌受難記觀後感-陳恆常

耶穌受難記觀後感
陳恆常     
  看過"耶穌受難記"電影之後,最直接的感想就是很逼真,很有身歷其境的臨場感。


許多人因為報載影片中頗多血腥、殘酷鏡頭而不敢去看這部"恐怖片"。導演Mel Gibson毫不諱言自己刻意要造成這樣子的效果和印象。他說:我就是要讓影片產生讓人震驚的效果,而且我的目標就是把這殘酷和血腥做到極致。我要把觀眾推到一個不能承受的臨界點上,到了那個邊緣,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暴行,什麼是犧牲,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耶穌的愛和寬恕。


但換個角度,你也可以說它是拍得很真實,很逼真。近年來廣受重視的一些動作片常呈現許多驚心動魄、寫實的戰爭場面。如:搶救雷恩大兵,英雄本色等,彷彿觀眾自己也身陷其中,感受到現場的震撼效果。在本片中,導演也常從主角的眼光來掌鏡,比如耶穌被打得暈頭轉向或背十字架時的倒栽蔥,看到四周人群的倒影,格外能體會孤獨無助,獨走苦路的感覺。


年紀越長,似乎也越能感受到人性中的一些黑暗面──非我族類或同道,就是敵人;對於敵人則毫不憐惜,甚或無所不用其極等。影片中被祭司長策動的猶太百姓,或是行刑的羅馬兵丁,都顯露出心中無悲憐之心時的恐怖與殘酷。例如當年歐洲基督教國家發起的十字軍東征,雖然打著基督的名號,號稱要自回教徒中奪回聖城,但因所使用手段之殘暴及殺人無數,影響迄今造成回教徒對歐美基督教國家的血海深仇與更恐怖的報復。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中,是否也有類似情況呢?過度本位主義化的結果,往往讓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角度,只關心自己的利害關係,忘了大家都是上帝子女,及生而俱有的天賦人權。


我最喜歡的作家-楊腓利,在他的作品"耶穌真貌"裡,提到如何從同一時代背景與人物的觀點,重新體會耶穌當時的心境與所作的抉擇。書中提到榮獲普利茲獎的歷史學家Barbara Tuchman所主張,在撰寫歷史時務必堅守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不得"先看答案(預知後事)" (No "flash-forwards.") 。也就是要尊重時間的次序性,忘掉你已知道後來結局、先入為主的觀念,而以對象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眼光來評論,如此才能公平與真實的還原現場。像是舊約裡的約伯,,怎麼好端端、循規蹈矩的活著,突然就遭受到晴天霹靂的一連串災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連最要好的朋友也看不過去,要他自我檢討一番。也難怪他幾乎要發狂了,甚至向上帝嗆聲,寧可自己從來沒有被生下來。這心境對照於你已預先知道上帝與撒但在約伯記第一章的約定,要來試探約伯是否真心敬拜主,當然是有血有肉、大大不同了。


觀看耶穌的受難也是這樣。因為福音書的寫作方式,早已認定或告訴我們耶穌的血源及來龍去脈,讓我們誤以為"承認耶穌是彌賽亞"是一件像吃雞肉飯般輕而易舉的事。在當時遭受異族羅馬帝國統治之下,政治上沒有自主權;而傳統信仰上的倚靠,上帝四百年來沒有給這些選民任何的訊息,猶太人多麼期待一大有能力,行神蹟異能的彌賽亞,能帶領他們再度復國,重現歷史的光輝!他們不懂:為什麼一個來自偏僻小村落拿撒勒,其貌不揚也無顯赫家世的工匠,竟然能醫病行神蹟,吸引眾多人跟隨;他除了擋人財路的打亂聖殿裡買賣祭物、兌換錢幣等陋規行情,也破壞了祭司、法利賽人等行之有年、用性命維護的法統。但他卻去親近社會邊緣人的稅吏、女人、窮人等,甚至於還像奴隸般的幫門徒洗腳。好不容易有這麼多人跟隨他,可以成就大事了,竟然說什麼祂的國度不在這世上,還有要在三日內重建拆毀的聖殿等,就連隨侍他左右、跟著他東奔西跑三年之久的門徒也不懂。猶大出賣耶穌的動機雖有許多的說法,但就連他所曾誇讚的彼得都會三次不認他,落跑去了。我們若在當下,又會如何抉擇呢?我們又豈擋得住一旁撒但的冷嘲熱諷或煽風點火呢?


用這樣的角度來重新體會影片中的幾個主要的角色,你就會有更多的同情與警惕。


-彼拉多-
羅馬政府派駐在巴勒斯坦的總督。猶太人是整個羅馬帝國統治地區中最頑冥不馴的民族,在先前至少已發生過兩次大規模暴動之後,凱撒已警告彼拉多再有動亂,就要流他的血。面對祭司長該亞法鼓動猶太人起鬨要釘耶穌十字架,雖然明白毫無叛亂實據,理不至死,卻也不想拿自己的政治生命來冒險,讓猶太人有造反的理由。


先是以耶穌是拿撒勒人的管轄權為理由,推託給正好在耶路撒冷的加利利猶太首領希律王,被退回來後,再以查無實據來勸說無以判死刑,改為鞭刑凌遲;打到奄奄一息了,但猶太"同胞"仍不滿意。使出絕招,利用逾越節可以特赦一位死刑犯的傳統,讓猶太人在耶穌和殺無赦的巴拉巴之間二選一,想不到猶太人仍然死不放手,堅決要釘耶穌上十字架。


彼拉多選擇了務實的政治考量,終於同意判耶穌死刑,還刻意在眾人面前洗手,表明此人流的血與他無關。如此這般的用心良苦,似乎也"仁至義盡"了,先前太太的一再叮聆"不可將這個義人定罪,否則就有禍了〞,竟然一語成懺,兩千年來全世界的基督徒每次唸到"信經"中的 "在本丟彼拉多任內受苦〞就要再被數落一番。


-馬利亞-
從十幾歲還是童女時,就被天使告知"不可能的任務",領受著不可言喻的使命,在眾人異樣的眼光中未婚懷孕,還在長途跋涉中產下計畫中的主角,一路拉拔他長大,知道終有一天他必要領旨完成任務。


這一天,他被祭司和法利賽人連夜抓去要公審了,想也知道他們必除之而後快,心中百般的不捨,看到路過的羅馬衛隊,不禁就欄馬告狀了,盼能阻擋這些敵基督猶太同胞的暴行。只是在內心深處,她也明白:"受難、救贖"機制一經啟動,任誰也阻擋不了。一面不捨的跟著耶穌,默默的以眼光和淚水給予安慰與支持,不時還想起三十年來呵護著他長大的點點滴滴,既是自己的心頭肉,也是信仰中即將石破天驚、救贖世界的神。不捨與遵命之間,柔腸寸斷,寧可耶穌也帶她一起離開這世間。


-該亞法-
是法利賽人中的祭司長。在政治上,法利賽人選擇中間路線,徘徊在統獨之間,在生活上則謹守律法,注意潔淨的生活,像守安息日、禮儀上的潔淨以及各項節日。法利賽人把凡不謹守律法的猶太人當做外邦人,將他們趕出各地的公會,抵制他們的生意,排斥他們參加宴會和公共活動。對於耶穌大膽的片面的赦免罪、稱呼神是他自己的父、及行事上不理會安息日等事,法利賽人是憤怒至極。依據摩西的律法,犯安息日是要被處死的。,寧可以政治犯名義向統治者檢舉告發,務必判他極刑,以警效尤。


究竟誰該為耶穌的被釘死負責呢?是出賣耶穌的猶大嗎?或是落跑的彼得?還是臨場被祭司長動員來,高喊"釘他十字架"的猶太同胞呢?其實,我們每個人也都有份。Mel Gibson 自己雖然沒有在劇中露臉,但那把第一根釘子釘穿過耶穌手掌的正是他的雙手,把耶穌送上十字架的也正是我們這些犯罪又無以自救的人。唯有無罪的耶穌的受難始能承擔及救贖我們的罪。


重新回想這些人的心境與角色抉擇,不禁一陣的心寒。我們還能誇口嗎?我們是否因著自以為是的邏輯,就蔑著良心把耶穌送上十字架之路呢?我們都是耶穌受苦受難、重價贖回的,恩典也絕對不是廉價的。

參考文獻:
耶穌真貌 (The Jesus I never knew) 楊腓力 (Philip Yancey) 著,劉志雄譯,提比哩亞出版社

原刊登於93年使者雜誌及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

信息製圖-耶穌受難記

信息製圖-耶穌受難記

巴拿馬設計師Roy Hernandez的作品,內容為西班牙語,從宗教和科學兩個角度對耶穌受難的經過進行圖解說明。
關於耶穌受難: 基督受難日(耶穌受難節)(Good Friday)即為紀念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的日子,是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據聖經記載,耶穌於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上午九時左右被釘在十字架上,於下午三時左右死去。耶穌唯獨吩咐門徒要紀念他的死亡。(路加福音22:19,20)
教會會在這日舉行受難日崇拜及朝拜苦路禮儀,讓信徒默想基督為世人所付出的愛。

耶穌是這樣為我們死的(編寫:曾履元(timo)推薦

 
           耶穌是這樣為我們死的
      從醫學的觀點來理解耶穌死亡那日所遭遇的痛苦

        原作者:C. Truman Davis醫師
          編寫:曾履元(timo)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 C. Truman Davis醫師,他是一位眼科醫生,也是一位牧師。文章的原題是”A Physician Analyzes the Crucifixion”,最早發表在Arizona Medicine , March 1965。


我們對於耶穌釘十字架的故事早就聽過不知多少次了。也許是因為聽得太多,我們已經不再對它有什麼感覺,僅僅把它當作一個事件,就像歷史課本的記載「某年某人弒君篡其位」那樣,沒有血沒有肉,蒼白而空洞。我們這些後代的醫生,能不能從福音書的記載裡,給耶穌的死做一個最後死因的診斷呢?福音書對耶穌死前和死時的經歷都沒有詳細的記載,因為在他們那時代,釘十架和被鞭打是太常見的事了,人人都知道那是什麼樣的一個經過,沒有必要詳細描述。所以聖經上只揀簡單單地記著:『彼拉多 … 將耶穌鞭打了,交給人釘十字架』。耶穌死的過程,幾乎就這樣 輕描淡寫地帶過了。


聖經上沒有詳細的紀載,但是拿撒樂人耶穌並不是這樣輕輕鬆鬆地釘死了事。耶穌的身體,在最後幾個小時倒底遭受過怎樣的磨折呢?從生理和解剖的觀點,我們看到了主在他人生最後的時刻經歷的一些細節....



客西馬尼

耶穌身體受苦是從客西馬尼園裡開始的。聖經上說他「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耶穌大量流汗,是因為他極度地難過和緊張。聖經上說他切切地求父,如果有可能就免了他將遭遇的痛苦。他知道緊接著要臨到他身上的是何種難以忍受的痛苦,因此他害怕、他緊張、他難過。汗不斷地流出來,水分和鹽分從他身體裡漸漸地流失,以後他再也沒有機會喝到水了。第二件在醫學上較有意義的事件,是發生在大祭司該亞法面前受審的時候。他的身體第一次受到直接的傷害。一個差役用手掌打了他的臉,然後一群人就繼續用拳頭和手掌惡狠狠地毆打他,一直到打他的人累了、氣歇了。



在彼拉多面前

耶穌一夜未眠,身體也已經開始脫水,口乾舌燥﹔同時因為被打而鼻青眼腫到處都是淤傷酸痛。天一亮耶穌就這樣被拖著步行到彼拉多那裡,再從彼拉多那裡步行去見希律安提帕,然後又步行回彼拉多那裡,然後被鞭打。


按照凱撒的規定,鞭刑有一定的規矩。首先他的衣服被剝下來,兩隻手被高高舉起過頭,固定在一根柱子上。然後羅馬士兵開始用鞭子用力地抽打。打犯人所用的是一種短短的鞭子,每個鞭子是由好幾根強韌的皮條組成,每根皮條的尖端鑲著兩個鉛做的小球。照規定兵丁要將鞭子高高揮起 ,然後用最大最猛的力氣使勁地抽下去。耶穌的肩膀、背後、和腿上就是這樣猛烈地被抽打著。最初這些實而且重的皮鞭條只是拉破表皮而已﹔稍後這些皮條就直接切進已經鬆鬆腫腫的皮膚,皮下組織的脂肪、血管就爆開翻出在外。斷裂的皮下血管不斷地滲出鮮血。最後連肌肉也被鞭子打到割傷了,裡面較大的動脈也被割破,血就一直不斷地往外冒。

皮鞭條尖上的那些小鉛球打在他的身上,起先引起的是皮膚深層裡一大塊、一大塊的瘀血﹔小鉛球繼續打在這些瘀血的地方,打到的地方就變得軟軟爛爛的,好像橘子擠壞了的地方那樣,然後再繼續打,那軟軟爛爛的地方就綻開了。最後他背上的皮膚好像被撕裂的一般,變成一長條一長條地依附在底下模模糊糊、稀爛一片的肌肉脂肪和鮮血中。負責監督的百夫長到此時判斷犯人差不多再打就會死了,就下令停止鞭打。



嘲笑

已經半暈過去的耶穌兩手被鬆綁之後,趴跌在石頭地上,全身和地板上都是自己所流的血。看在羅馬兵丁的眼裡,這個卑微的、稀爛的、半死的耶穌,曾經自稱是猶太人的王,這是何等荒謬與可笑啊,這個無用的窩囊廢也有臉誇那麼大的口。他們要好好羞辱一下這個可鄙的瘋子,把一件袍子綁在他脖子上,在他手裡插一根葦子當作他的權杖。他們還需要給他一個可笑的王冠﹔於是他們用荊棘(一種戶外烤火時用來撥弄爐火的刺很長的植物)彎起來編做一個王冠戴在他的頭上。這個王冠被壓到頭皮上時,長長的刺割破他頭皮上血管豐富的組織,鮮血從頭皮流到臉上和頭頸。

嘲弄夠了,他們奪過葦子來抽打祂的頭。雖是輕輕的葦子,用力抽打在荊棘冠冕上,荊棘猛烈地動來動去,傷口被劃得 更長更深。最後他們玩膩了,就把袍子從耶穌背上扒掉。他們是粗手粗腳 猛力地扒掉袍子的,那件袍子早已經被凝固的血液和血清粘在耶穌背後的傷口上,這樣粗魯的動作讓奄奄一息的耶穌背上馬上一陣劇痛,鮮血從乾掉的傷口又再大量湧出來。


各各他

按照猶太人的習俗,兵丁把耶穌自己的衣服又穿回他身上。然後把十字架粗重的橫木綁在他的肩上,與另外兩個強盜由一個百夫長押解,走向刑場。這一段路大約六百公尺。

儘管耶穌盡力立起身來向前走,但是木頭的重量,加上先前流了許多血 ,祂支撐不住,跌倒了。粗糙的木頭劃破頸項和肩頭的皮膚札進祂與肉裡 。祂嘗試要站起來,但是沒有力氣辦到。不願耽擱時間的百夫長抓住旁觀的一個古利耐人西門,叫他替耶穌背那塊木頭跟在後面。耶穌一面走,一面繼續流著血,同時全身開始冒出冷冷粘粘的汗。到了執刑的地方,他再度被扒光衣服,只留一條布圍在腰部。

釘十字架開始了。兵丁拿苦膽(一種輕度麻醉劑)調的酒給耶穌喝,他沒有接受。他們命令西門把橫木放在地上,然後把耶穌放倒,肩膀靠在那 根木頭上。一個兵丁在耶穌一邊的手腕找著沒有骨頭的地方,將一根方方的粗鐵釘從祂手腕那裡深深釘進木頭。另外一邊也同樣﹔釘的時候他們特別會留意不要讓耶穌的兩隻手臂伸得太緊,這樣他能有一點讓身體屈張的空間。然後他們把橫木和直木固定好,再在直木上端釘了一個牌子,寫著 「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耶穌的左腳是與右腳疊在一起向下,腳趾朝下,用釘子穿過腳背釘在木頭上,讓兩膝略微能彎曲,不要使它們完全伸直。



在十字架上

耶穌的身體因為重量的關係慢慢向下垂,手腕被釘的地方承受的重量漸漸加大,壓迫到了手婉裡的正中神經(median nerve,一條在手腕及手掌中間經過的粗大神經)﹔閃電般的劇痛從手掌通過正中神經穿過手臂到達頭腦,從頭到手痛的好像要爆炸那樣。當耶穌因這疼痛反射式地用腳將身體頂上來,企圖減輕上半身的疼痛時,全身的重量就落在釘那兩隻腳的釘子上了。又是另一個火燒撕裂般的劇痛由中足骨(metatarsal bones)間 的神經從腳掌竄上腿部。

在這樣的掙扎中發生了另一個現象。手臂的肌肉力量漸漸耗盡,開始不自主的痙攣性的抽搐,造成連續不斷、要命的劇烈痛苦。隨著雙臂肌肉的 失去控制,腿也無法再將軀幹頂向上。軀幹垂掛在兩臂下,大胸肌( pectoral muscles,胸部的大肌肉)失去了收縮的能力,肋間肌(intercostal muscles,肋骨間的小肌肉)因而也無法工作﹔空氣被吸入肺裡,可是沒 法呼出來。耶穌拼命掙扎要把軀幹提上來一點,好稍稍換口短短的氣。到後來由於他肺中和血液裡的二氧化碳濃度相當高的,使得肌肉的痙攣稍稍 緩和一點。



最後的話


在肌肉痙攣中他隨著的拼命掙扎著將身軀提上來換氣的時候,他說出了 那「十架七言」。這七言是在他這樣痛苦掙扎中,利用短促的氣息說出來 的。

向下他看見捻鬮分祂衣服的羅馬兵丁,他為他們向父禱告說:『父啊, 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的,他們不曉得。』

第二次,他向悔悟的強盜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第三次,他看見站在下面哀痛逾恆的媽媽馬利亞,說:『婦人,看你的兒 子』,然後轉向又悲傷又懼怕的少年、他所愛的門徒約翰,說:『門徒,看 你的母親』。

第四次,他向父神哀叫:『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他經歷了好幾個鐘頭無比的痛苦:一波一波將手臂狂扯亂扭的痙攣、一陣 一陣的缺氧、背後粗糙的木頭在身體上下移動時割扯已經稀爛的皮肉時鑽心 的疼痛。最後,一個新的折磨來了。祂的胸部開始感到要被壓碎般的痛,那 是心膜腔(pericardial cavity,包裹心臟的狹窄空間)被慢慢滲進來的血 清漲滿,開始壓迫心臟。

他的生命快到盡頭了。體液的喪失已經超過極限,被心包腔積水壓迫的心 臟掙扎著勉強唧送又濃、又粘、缺少氧卻帶著過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受盡折磨的肺慌亂地拼命要吸進一點帶氧的空氣。

極度缺水的組織不斷向腦子發出 極度乾渴的訊號。祂喘出短短的一口氣,叫道:『我渴!』

有人拿海綿蘸醋送到他嘴邊。他的身體已經到了極限,他感覺到死亡的寒 意侵入他身體所有的組織中。這個體會使第六句話『成了』從他口中用微弱 的氣息中呼出來。他受苦的使命完成了,他可以容許自己的身體死去了。用最後所能擠出來的一點氣力,他把扯裂的腳向那根釘子拼命一蹬,把腿伸直,換了最後一口氣,說道『父啊,我將我靈魂交在你手裡。』說完他就死了 。



死亡

釘十架通常是用打斷犯人雙腿來結束生命的,這叫做 crurifracture。打斷雙腿的作用是不讓他們再能將軀幹往上推,胸部肌肉的緊繃就沒有辦法放鬆,犯人沒有辦法換氣,很快就窒息死了。那兩個強盜的腿都被打斷,但當兵丁走到耶穌跟前,發現他已經斷了氣,就沒有去打他的腿。

為了保證耶穌確實已死,兵丁拿槍刺進耶穌的肋骨間,一直刺進心臟裡面 。心包腔的水和心臟裡面的血就從傷口流出來。

很明顯地,耶穌的直接死因 是由於缺水休克以及心包腔收縮壓迫所引起的心臟衰竭,與一般釘十架死亡的原因窒息不同。

耶穌是這樣死的!!....


《註》
1.From New Wine Magazine, April 1982.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Arizona Medicine , March 1965, Arizona Medical Association.
2.Dr. C. Truman Davis is a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College of Medicine. He is a practicing ophthalmologist, a pastor, and author of a book about medicine and the Bible.
3.編寫者:曾履元。著作權保留,但歡迎自由轉載。
小小的請求,也是唯三的條件:要轉載時請用e-mail通知我一聲;沒有徵得 同意不能增加刪改文字;不可做為商業牟利的用途。
4.文章中所有圖片,均為巴洛克時期藝術作品.關於巴洛克時期藝術作品,日 後會有專文述及。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耶穌誕生記 The Nativity Story


The Nativity Story  YouTube 1~10

大綱
電影以諸聖嬰孩被殺開始。其餘交待聖母聞報和耶穌基督降生,解釋為什麼大希律王下令屠殺。

少女馬利亞已許配給約瑟,上帝告訴她她將會懷有神的兒子,要為他起名耶穌。馬利亞然後探望表親以利沙伯,並見證以利沙伯誕下施洗約翰。以利沙伯當時已過了生育年齡,他的丈夫是撒迦利亞。馬利亞回程時發現懷孕了,使她的父母和約瑟大驚。馬利亞被指控不貞,若指控成立她可公開被石頭砸死。起初約瑟並不相信馬利亞的解釋說有天使向她報喜,也不相信她恪守貞操,所以打算把她休棄。但他休妻之前,同一位天使臨到他,他便相信馬利亞。

同時,奧古斯都大帝下令所有男人和他的家人都必須回到出生地作人口普查。約瑟是大衛王的後裔,因此他得越過石原,從拿撒勒回到伯利恆。這路程需要幾個星期時間行走。他們到達伯利恆時,馬利亞胎兒作動了。約瑟想找個地方給兩人住下,但因普查的關係,所有旅舍都滿客了。最後一刻,旅舍主人把他們安置在馬槽裏。

劇情交待馬利亞的故事時,另一邊廂是東方三博士的旅行,他們已發現三星會形成一大星。天使加百列臨到三博士之後,此伯利恆之星在便在他們面前出現。三博士謁見希律王,告訴他猶太人的王已經誕生。希律以自己為猶太人的王,因此他叫他們東行探訪新生的耶穌,並回來彙報耶穌的所在,假裝自己也要去敬拜他。馬利亞和約瑟不知情的情況下,三博士在馬槽出現,並向嬰兒耶穌獻上黃金、乳香、沒藥。

天使指引博士不要回到希律那裏,而是繞道回到他們的原處。希律王知道三人背離了他,為了報復便下令所有兩歲以下的伯利恆男嬰都要被殺。約瑟在夢中得知此危險,便帶同馬利亞和耶穌前往埃及地。

祝福你整個生命 脆肉鯇


祝你條命


小時候聽天使向童貞女馬利亞顯現的聖誕故事,覺得一切事情都來得這樣簡單平順。上帝揀選了馬利亞,而她又答應了,於是神救恩計劃得以成就。似乎這件事的背景音樂應該是平靜和諧的。最近看了電影《聖誕頌》(THE NATIVITY STORY)(已是幾年前的聖誕電影了),以及再次看路加福音那段經文以後,越發覺得不安。以前傳道人或者主日學導師講述馬利亞和聖誕的信息,雖然也會強調她未婚懷孕在當時社會環境之不容易以及她對主的順服,但我以前從來沒有站在馬利亞的角度看神的這個計劃,也從來忽略馬利亞的感受去看這一件神蹟。

神是要犧牲一個人的人生而成就祂自己的計劃嗎?天使稱呼她是“蒙大恩的女子”,但這“大恩”不是人人都有能消受,一旦答應了,人生就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天使與馬利亞之間整段的對話中,馬利亞只是問了一句:我還沒有出嫁,怎能有這事呢?然後下一句就已經是 “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馬利亞沒有問天使其他問題,例如她應該要怎樣面對家人和世人的不理解,可能她已經嚇呆了?又或者她真是信心很大的人。(神學家John Macquarrie說馬利亞這回應是一次憑自由意志去選擇依靠和順服神的偉大自白。原來神的計劃和對我們的呼召,都等候著我們用自由意志去回應。以馬利亞或耶穌為榜樣,無論榮辱禍福生死,願神的旨意成就在自己身上。)

當上帝揀選我們去參與祂的計劃時,祂只是問被揀選的那個人自己的意願,但祂為什麼不考慮在我們周圍的所愛的人的感受呢?馬利亞說情願照祢的話成就在我身上。但因為這事而受影響的父母呢?他們家族的聲譽呢?未婚夫約瑟呢?雖然聖經裡沒有述說當時馬利亞家人的反應,但這是可想而知的吧。電影《聖誕頌》有一幕當馬利亞把自己懷孕的事告訴父母時,她父母那激動到幾乎崩潰的反應,本來在她做決定時就是可以想像的。馬利亞對她父母說:“就算伊利沙白在年老時都生了孩子啦!”想解釋這是個神蹟。父親立即說:“伊利沙伯有老公呀!”上帝為甚麼叫某些人去參與祂的計劃,但又沒有叫其他人或所有人都聽見祂的聲音?是為了為難我們嗎?好叫我們在掙扎和忐忑不安之中選擇背祂的十字架和靠著信心過活?不過,最後上帝也讓天使向約瑟報夢。一切都是這樣充足(但未見之先又 “猛猛緊”得讓人想叫救命),叫馬利亞經歷祂的恩典夠她用。

上帝藉著我們去完成祂的計劃,這是祝福還是咒詛呢?馬利亞說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作為母親,自己的孩子要在養蓄牲的地方降生,到出來工作(傳道)時又要被人指指點點說這個人不正常啊,甚至後來看著兒子被釘十架…這是祝福、還是咒詛呢?為什麼有些人經歷了苦難哀痛和疾病,卻說當中有上帝的恩典和祝福?而有些人會說,倘若要如此經歷上帝的祝福,他們寧可不要,好讓他們不用經歷那些被撕裂似的疼痛或掙扎?在世人眼中,馬利亞她最終得到的是甚麼?

我在想,假如像選美那樣叫女孩子參賽當選成為 “萬福馬利亞”,有幾多人會報名。
即使是基督徒,有幾多人願意順服於神的主權?我們都很害怕吧。

電影中馬利亞問伊利沙白:為甚麼選中我?我這樣普通。
聖經裡所有的人物都這樣普通,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所以上帝揀選他們,而是因為上帝揀選了他們,所以他們變得特別。

假如有一天,天使對你說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猜之後的事有幾多係荀嘢呢。
神祝福你呀。回應說,祝你條命。

係呀,就係要祝你條命,就是要祝福你整個生命。

2010/12/18 脆肉鯇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玩咖尬宅爸The Change Up

現在你是否不滿意你目前的現狀,常常想如果當初的選擇是不同的是不是會更好?在現有的角色中,也許你是爸爸、也許你正處於婚姻、也許你正在單身,然而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流逝,無法回頭。難道換一個角色,你就會扮演得很好?也許該轉換的不是角色,而是你的調整,以更溫柔來愛你的家人。      -安平會分享

影片資料
影片年份:2011
出 品 國:USA
出  品:Original Film
發 行 商:UIP
語  言:english

導演:大衛多布金
編劇:強盧卡斯 史考特摩爾
演員:奧利維亞魏爾德
      萊恩雷諾
      傑森貝特曼
      樂絲莉蔓


劇情簡介
《婚禮終結者》導演大衛多布金執導,萊恩雷諾和傑森貝特曼主演。
米契(萊恩雷諾飾)和戴夫(傑森貝特曼飾)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所走的路卻越來越不同。戴夫是名律師,已婚還是三個孩子的爸,米契則是個玩咖單身漢,工作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
其實米契很羨慕生活美滿的戴夫,有個美麗的妻子、崇拜他的孩子們,以及一份高薪的工作;然而對戴夫而言,能像米契一樣過著無拘無束的玩咖生活才是過癮的人生。
某晚,兩人一同在外面喝酒到掛,隔天發現他們竟彼此交換了身體!一開始他們很享受對方的生活,然而,他們很快地就發現現實狀況越來越難掌控。又加上戴夫的性感助理莎賓娜和米契久未聯絡的老爸前來攪局,整個狀況變得越來越複雜…,現在他們在尚未毀掉對方生活之前,設法換回自己的身體!